首頁 > 我們的專業

我們的專業 | 青少年諮商

我們與青少年諮商的主要模式為

1. 在首次諮商時即與青少年個案建立信任關係,讓他們感受心理師就像朋友般的親切。

2. 青少年通常由家長帶來諮商,心理師應在謹守保密原則前提下,盡力做好親子溝通的橋樑角色。

3. 諮商過程中,如發現父母教育理念及管教方式與個案心理困擾有關,應與家長多加討論,勿因擔心對方不悅而隱瞞。

我們如何作青少年諮商

       青少年是生命發展過程中的風暴期,由於情緒波動極大,也容易出現各類心理困擾,其中包括與同儕的人際關係,學校的課業壓力,家庭的親子互動,其中最值得家長注意的是有些青少年從童年期在家庭,學校中承受太大壓力,以致出現憂鬱,焦慮,甚至初期的精神症狀(像經常悶悶不樂,課業突然下降,躁鬱症等),此時家長應盡快尋求專業心理諮商協助,以免症狀持續惡化。

       由於青少年性格尚未定型,如能找到他們願意協談的心理師,復原情況會較成人更佳,很多青少年是憑直覺選擇心理師,如果發現談過一回後,子女不願再談,請家長再多嘗試,勿輕易放棄諮商。

       高育仁心理師曾於高中擔任多年輔導教師工作,深諳青少年心理,當心理師能同理,關懷且不會動輒說教,這位心理師通常能被青少年所接受,進而順利做好心理諮商工作。

青少年問題成因:

過往農業社會少有憂鬱、孤獨、邊緣性格等心理問題,主因是孩子出生後多半由母親照顧,出生後就有安全感的孩子,人格發展自然健全。現代父母則多半需外出工作,孩子從小請外人或隔代教養,疏離的親子關係,加上許多父母未意識到學齡前的嬰幼兒照護才是人格成長的至關緊要期。

視手機、電玩為心靈母親:

及至青少年階段,當孩子無心課業、不良人際關係、廢寢忘食成天玩手機電玩,父母因此規範手機使用時間,此看似合理的管教,卻造成孩子失控抓狂情緒反應,其實背後看不到的問題是:當成天陪伴他的手機(母親)被無情剝奪,孤獨的受挫靈魂自然會奮力抗拒,如同許多人明知吸毒危害,當毒癮上身,仍會越陷越深。

我們如何改善:

1.與父母產生嫌隙的孩子,對父母所安排的心理諮商自然懷有成見,專業的青少年諮商該把握首次契機,與他們建立信任關係,站在同理立場為他們解決心理困擾。

2.我們在諮商中也須同時了解青少年所處家庭是否健全?父母關係是否融洽?童年經驗是否負面?甚至父或母的心理、情緒、管教方式是否造成子女心理困擾?

3.我們在全盤了解狀況後,針對不同個案,可能做出以下建議:

勿一昧禁止手機使用。在合理範圍內,只要孩子完成基本課業,應允許適切使用手機。

盡可能增加平日親子心理互動:利用晚餐時間輕鬆溝通談心。

加強假日休閒育樂,孩子沉迷手機通常是家長從小未安排正常活動,沉迷行為通常伴隨無聊的生活與孤獨的心靈。

家長本身應作心理諮商:

如果家長自身來自問題家庭,自然依循曾受教過往教育孩子,試想,未曾經歷溫暖家庭的父母如何營造正常氛圍?經常被打罵的父母,如何控制情緒衝動,在孩子犯錯後不打罵?

根本解決之道是父母重新學習如何教養孩子,父母如能在心理諮商中對過往曾被家庭傷害的心靈加以撫慰,便能產生更多包容與同理,有了健康的性格,孩子才有正向學習榜樣,親子互動便能日趨正常。

 

  • 1
  •  
  • 2
  •  
PAGE TOP